201611152057
(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1101 09:14:59)據衛福部統計,消化性潰瘍國人盛行率高達10%,且逐漸有年輕化趨勢,如果又常抽菸、喝酒、三餐不定時、經常壓力大、常吃止痛藥以及含類固醇的藥物,或是本身已感染幽門桿菌等,都更容易導致消化性潰瘍產生。 感染幽門桿菌 罹潰瘍、胃癌機會大 近幾年發現潰瘍與幽門桿菌有很大關係,70%消化性潰瘍患者曾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,罹患十二指腸潰瘍更高達90%以上,且50%~60%的胃癌患者曾感染過胃幽門桿菌。上消化道的病症通常非單一因素導致,但幽門桿菌與上消化道系統的重要疾病,包括消化性潰瘍、胃癌等都有強烈影響,受感染患者幾乎都有慢性胃部發炎的現象。 輝雄診所徐美玉副院長表示,人體本來就是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來進行分解及消化,胃粘膜本身也有保護的機制,但若感染幽門桿菌之後局部被不停地破壞、再生,長期反覆下,細胞一旦失調,可能會往不良方向發展。當胃、十二指腸等處的黏膜及內皮層受到胃酸侵蝕,會造成組織的消化道壁良性破損,受損的狀況比糜爛、破皮更深一些。如果發生稱為胃潰瘍,若發生在十二指腸,則稱為十二指腸潰瘍。 胃鏡、碳13呼氣檢查 染菌提早預防治療 若本身已有明顯上腹痛、易饑餓、胃脹氣、噁心、嘔吐、解黑便等、體重減輕,建議直接透過胃鏡檢查,了解是否有潰瘍或胃癌;若無明顯症狀,可先透過非侵入性檢查,如「碳13 幽門桿菌呼氣檢查」,若細菌存在,其尿素酶可將尿素轉變成二氧化碳,檢測呼氣的碳13 量,可以檢驗幽門桿菌的存在。另外,也能透過「血清抗體檢測法」抽血測定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抗體,若有抗體表示過去曾經感染或現在正感染。 徐美玉提醒,感染幽門桿菌、胃酸過多易造成潰瘍,這些都和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,建議平時少吃精緻甜食、油炸物及太酸、太鹹、太辣的食物,並多選擇清淡、低纖維營養的魚肉、豆腐、青菜等食材,三餐時間正常、不暴飲暴食,平時也要適時紓壓、戒煙酒,才能避免消化性潰瘍找上門。 訊息來源:輝雄診所
揪出胃潰瘍無聲殺手–幽門桿菌
外面的狐狸精又老又醜為什麼他還是選她?讓徵信社告訴你答案
留言列表